智能电厂未来的发展跟整个行业形势、发电企业的投入和经济发展需要密切相关。对于电厂智能化建设核心——控制系统优化技术。目前智能化电厂建设还要看各电厂的实际需求。
“我国清洁能源消纳和环保需求,对火电深度调峰、超低排放、灵活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需应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技术,引领火电机组向智能化发展,以保证其在中低负荷下安全、环保、减人、降能增效,并在供电煤(气)耗最低方式下运行,从而实现清洁高效利用,保持竞争力。”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与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自动化学会发电自动化专委会秘书长孙长生日前在中电联智能发电标准化工作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表示,“为避免无序投入,火电厂智能化建设需要制定新的标准。”
孙长生告诉本报记者,他于去年现场调研了国内15家火电厂,发现各发电集团都有试点。“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完整的智能化火电厂。”
孙长生表示,目前火电厂智能化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导致企业各自探索,重复投入。他表示,火电厂智能化标准制定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安全生产和保护环境,还有利于产品通用互换,制造、建设与生产过程的协调配套等。电力行业在标准制定方面开展了很多研究和工作,但现阶段进展较慢,不过已有标准已被电厂采用或参考。“如果行业组织总结现有经验,尽快制定出台一些标准,可为后续电厂智能化建设提供规范化指导,既方便企业管理,也使其有了优化方向。”
对于电厂智能化建设核心——控制系统优化技术,孙长生指出,最初想法是通过建设智能化电厂推动更多本土化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尤其是智能传感器,但迄今没有明显进展。“国家、行业、发电企业在科技项目立项上,应在这方面加强引导。”
孙长生同时指出,大数据挖掘是电厂智能化的重要体现,但目前电厂在该领域鲜有建树。“要做好数据挖掘,就要解决各集团之间数据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和模糊性。信息不完整以及语义表达歧义,需要各发电企业提前规划。”他还提到,国内煤质变化较大,使用国外进口软件时常会有“水土不服”情况发生,应尽快开发适应我国电厂需求的国产软件。
据记者了解,虽然我国还没有一家完整的智能化电厂,但各发电企业都已在智能化框架下进行了智能控制技术、先进算法和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要包括广义人工智能技术、三维技术应用、安防监视、智能监盘应用、机器人与无人机巡检等,研究规模和力度不尽相同。对此,孙长生表示,全球各国在建设智能化火电厂上都还处于摸索阶段,相比其他国家,我国已走在前列。
谈及我国智能化火电厂未来前景,孙长生坦言:“我们现在很多基础的东西没有做好,不要说智能化,数字化电厂都还没成型。智能电厂未来的发展跟整个行业形势、发电企业的投入和经济发展需要密切相关。未来的具体发展形势很难说,但一定是逐步智能化的过程,相信十年内会有较大变化。”
孙长生认为,目前智能化电厂建设还要看各电厂的实际需求,不能为了体现智能化而智能化。“智能火电厂应该更多地从节能减排方面考虑,进一步优化完善控制系统,适应煤质变化,保证机组在中低负荷下安全环保运行,减能增效,煤耗达至最低,这是重点。同时,行业层面不应仅追求短期效益,一味强调大机组调峰深度,而要从机组长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考虑,先解决好电力调配问题,推进电厂调度现状改变。” 孙长生强调。
上一篇:华能亮出“核电牌”
下一篇:山东院印尼南苏1号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